江苏省泰州医药高新区(高港区),坐落于长江三角洲的滨江工贸新城——泰州,是中国首家国家级医药高新区。大泗镇,地处泰州市中心地带,是泰州医药高新区、国际创新活力区、高铁枢纽片区板块核心辐射区,距离高铁枢纽9公里,距泰镇高速出口1.3公里,对外通达优越,发展潜力巨大,先后获得全国文明镇、国家卫生镇、国家级生态镇等荣誉称号。年,大泗镇成功入选财*部组织开展的农村综合性改革试点试验项目,为试点试验区建设成为*建引领乡村善治样板区、都市农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区、数字赋能乡村振兴模范区、农民共同富裕先导区提供“大泗经验”。
站在“国字号”综改风口,该如何顺势而为?“国字号‘农综改’,让大泗乡村大变样。”大泗镇*委书记刘瑾用一句话概括了这里的农村经济改革的精神内核——“以三变求突变,依大势看大泗”。该镇重点聚焦“强镇、兴村、富民”,通过“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的“三变”,让农村沉睡的资源活起来、分散的资金聚起来、增收的渠道多起来。泰州市副市长,泰州医药高新区*工委书记、高港区委书记叶冬华表示,“我们要做这种要里子的事情,要让老百姓得实惠,真正让乡村能吸引人,这是农村干部最重要的*治品质。”
两大困境求突破,“农综改”春风吹到滨江小镇
年,大泗镇农业增加值2.29亿元,仅占GDP的13%。全镇正常经营的农场共23家,其中仅2家有农产品加工业务、仅1家有旅游服务;全镇13个村(社区)集体经营性总收入约万元,总支出约万元。其中,村集体经营性收入低于50万元的新一轮经济薄弱村有6个,占46.15%。
“两组数据凸现大泗的两个发展困境:一是一二三产融合不深入,农业质态不理想;二是村集体经济发展差,富民增收致富难。‘农综改’给我们带来了解决发展困境的绝佳机会,这就需要我们‘依大势看大泗’。”据刘瑾介绍,“依大势看大泗”的第一层意思就是泰州医药高新区、国际创新活力区、高铁枢纽片区将是未来泰州发展最具活力的板块,而大泗镇就处于泰州多个高新发展片区的核心辐射区,距离高铁枢纽9km,距泰镇高速出口仅1.3公里,对外通达性优越,发展潜力巨大,大泗的发展是大势所趋。第二层意思是该镇和泰州市文旅集团成立泰州市高港区大势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通过运营前置的理念,打造半径为3.8平方公里的伴城伴乡“泗水年华”未来田园康养综合体项目,建立完善的利益联结机制,让村民赚薪金、拿租金、分股金,实现从共建共享最后共富共赢的目标。
借力“国”字号医药高新区,大泗镇医养济合描摹康健田园。以中医大家、康养、订制为主题,依托中药科技园将建成一站式中医药康养度假酒店,与中国健康协会合作打造“居养体、食养胃、闲养心”精致惬意的怡养年华。建设中草药基地“五感花园”,通过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触觉颐养身心,全方位疗愈亚健康人群。
“四大模式”求嬗变,村民赚薪金、拿租金、分股金
马龙村里种植了70多亩*蜀葵。理论上,这是一种优良的观赏草花和中草药材,每亩产鲜花可达斤,平均亩收益元,是种植普通农作物经济效益的4到5倍。但是实际上,村集体想维持收支平衡都很困难。究其原因,马龙村处于产业链的“最底端”,他们将现采的*蜀葵卖给烘干厂,售价是每斤1.2元,而烘干厂出售给制药厂的价格是每斤36元,售价悬殊。依托综改项目优势,镇村找准病灶、对症下药,建成育苗大棚、烘干房,实现中草药的育苗、种植、加工、烘干、仓储、销售一体化。该项目建成后,预计可实现年收入35万元,增加就业岗位30多个。
乡村振兴离不开产业链的升级。不只在马龙村,该镇还广泛推动农业单项生产环节向全产业链持续增效拓展。打造了霍堡牛肉加工区,加快发展现代农产品加工业;建设了电商服务站点,健全生产加工、仓储保鲜、冷链物流等功能,力争形成具有区域特色、适应新型消费的乡村产业集群。
这是大泗“农综改”的一个缩影,该镇通过“四大模式”力求嬗变——“田园综合体模式”:围绕怎样把散落的风景聚集起来,用“一路高畅”演绎“泗水年华”。“村企联建”模式:围绕怎样把闲置的资源盘活起来,用利益联结实现产销联动。“产业联盟”模式:围绕农民经营能力不足的短板制约,用提档升级实现抱团发展。“数字兴农”模式:围绕怎样把生产的能力提振起来,用数字兴业实现电商强农。
这几年,大泗在乡村振兴工作上投入了很多。在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中、在霍堡村创成省级特色田园乡村的过程中,都花费了很多人力物力财力,村庄面貌有了显著提升,参观调研的单位络绎不绝,看上去是“热火朝天”。但掰掰手指一算,“入不敷出”。更何况,长期的环境管护比建设更重要,没有长效管护,再美的乡村都会凋敝,而长效管护的钱又从哪里来?思来想去,羊毛出在羊身上,这钱还得从乡村自身来。只有把乡村的好风景变成大产业,美丽乡村才不是冷冰冰的盆景,而是一片有生命力的茂林。该镇做美“一路高畅”旅游公路田园“IP”,将沿线“资源”变成村民“财源”预计项目后期可吸引社会资本5亿元,盘活闲置土地亩、闲置房屋1平方米,新增个就业岗位,实现农民增收人均3.6万元,村集体经营性收入增收超万元。盘活亩低效用地,建设麦画田园提升田园颜值。改造近平方米闲置用房,打造康养民宿,用百亩荷塘营造水乡诗意。
新形势下,乡村的资源性优势日益凸显,但经营能力不足的短板制约着资源的利用和发展的速度。大泗镇与泰州市交通产业集团、大泗本地农业企业合作,以“项目土地+项目集体资产基础租金+配套服务收入+利润分红”、“国有资本+村集体”、“村集体+民营企业”等不同方式,互为参照,总结利弊,探索合理的利益联结、产销联动机制,实现“村企联手、和谐共进”的良好发展局面。随着发展的加速,“产业联盟”模式让农产品更有市场竞争力。试验区依托“一路高畅”农路,打造“泗水年华”农文旅品牌,打通了霍堡特色田园乡村、大马水生植物园等多个重要节点,串联了沿线精品民宿、特色餐饮等产业。通过大泗良食协会联接西来原农场、垄上行大米等多家农企,将“大泗良食”品牌特色农产品融入全线景点,提升特色农产品附加值。让游客沉浸在农文旅项目“有的玩、留得住、吃得好、带得走”得全新体验之中。
疫情的全球爆发进一步加速了各行业的数字化转型,直播卖货、网络会议等相继走入群众生活。客观地讲,大泗农业发展方式还很“原始”,“规模小效益低”、“线上销售参与度不高”的现象比较突出。借助综改机会,镇里决定大胆地改一改、试一试,用数字化、智能化为农业插上翅膀。用数字化解决“怎么种地”、解决“怎么销售”的问题。二陈村的垄上行农场为了种植绿色大米,没有使用农药,也因此需要更多人力看护水稻成长,效率低、成本高,让企业的发展遇到了瓶颈。如今,这里建设了一座亩的无人科技农场,配置了无人插秧机、植保无人飞机、自走式喷雾机等设备,实现了“耕、种、管、收”四个环节的全面智能化,大幅度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同时,还建起了农机信息化管理平台,通过电脑、手机APP实现农机作业的可视化管理,把农民从“面朝*土背朝天”的小农式劳作中“解放”出来。建设“大泗良食”智慧工坊,优化农产品开发与设计,开展更加专业化的电商直播、产品展销,并在京东、天猫等平台打造自有品牌门店,切实拓宽农副产品销售渠道,以高品质高质量叫响“大泗良食”特色品牌。
“三力众筹”求发力,抱团发展突破思维新高度
站在大寨河桥上,两岸开阔,碧波荡漾,不时从高空俯冲而下的鸟儿,在水面激荡起阵阵涟漪……在泰州医药高新区(高港区)大泗镇佴陈村,水清、树绿、鸟鸣,好一派生态自然风光。
“过去,这里扎堆违建停车场,简直不能看。”据佴陈村*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张荔介绍,以前,大寨河两岸村民违建了34个停车场,最大的近平米,小的也有40多平米,既影响防涝又有碍观瞻,还存在安全隐患。镇里将大寨河河道整治纳入佴陈村幸福家园建设项目,但推进效果并不理想,干部埋头干,群众一边看,甚至有部分群众采取各种方式阻挠项目开展。为了赢取群众支持、发挥群众力量,佴陈村采取了“三力众筹”机制。众筹智力,召开协商议事会,听取群众诉求,动员组织村民参与河道整治方案制定、实施、监督全过程;众筹人力,老*员挨家挨户上门做工作,解开群众的心结,仅用3天时间就和村民达成一致,发动村民自觉做好物品清理和拆除准备,在干群的共同努力下,违建停车场10天内就全部拆除;众筹财力,吸引乡贤能人参与家乡建设,投资万元共建美丽家园。如今,大寨河沿岸环境、水质彻底改善,获评“省级生态样板河道”,“治理为了人民、治理依靠人民、治理成果由人民共享”的好作风也得到了群众的好评。
据了解,当初,面对综改一年万元的拨款,大家突然发现,花钱不是件容易的事,如何让这万元发挥最大的效力是一门“学问”。在项目的推进中,镇里注重把握三个“关系”:一是把握“稳”与“进”的关系。在排定项目中,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决不生搬硬套别处的“成功经验”,决不盲目空降与自身不合拍的项目,决不把综改项目变成“从零开始”的豪*。而是通过周密的前期规划,把好“稳”的要求、找准“进”的节奏,“脚踩离合慢给油”,让改革走稳走好第一步。二是把握“责”与“利”的关系。始终坚持把这“四个不能”作为农村改革不可逾越的底线,在守土尽责的基础上攻克改革堵点、寻求更大发展。三是把握“近”与“远”的关系。着眼长远谋划,立足实际推进,不图一时之快,不做表面文章,不搞大拆大建,扎扎实实把好事办好、把实事办实,让农民在家里家外的变化中增强获得感、提升幸福感。
一年来,大泗“农综改”尊重农民意愿,注重创新理念,突破思维新高度。吸纳南京农业大学、江苏大学等专家团队意见,重点围绕当前农业农村发展痛点难点,提升产业融合发展机制、探索数字乡村赋能机制、构建农民持续增收长效机制、完善乡村治理机制,加快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和城乡融合发展等方面推进项目建设和管理创新,结合试点项目编制《农村综合性改革试点试验机制框架》,探索改革“高港经验”并推动改革走深走实,使得村社融合求量变、村居抱团求剧变、村企联建求窑变、产业联盟求质变。大泗镇采用“公司+村+农场+园区”的组织运营模式,其中村(社区)通过集体资金和闲置村集体资源资产入股,占股51%以上,确保村集体掌握话语权;农户和社会主体以资产、资源、资金或技术等入股,参与分红。目前,大泗镇前进村盘活自身闲置房屋近平方米,借助中央资金,实施阳光宴会厅和平价超市的改造装修,农户以技术、劳务、资金入股,承办红白喜事或开设超市,方便群众的同时带动农民就业余人,预计村集体年经营性收入达20万元以上,农民人均增收1万元以上。
村里一直有个“怪”现象,资源缺失与资源闲置同时存在。“订饭店”“下馆子”已经成了城里人生活的常态,但在广大农村地区,村民请客时,往往选择请帮厨到家里做饭,棚子搭到村路上、食品安全没保障。这一边,村民没地方请客;另一边,村里的资产却闲置、荒废多年。经过前期调研,该镇将前进村一家老面粉厂的厂房打造成了阳光宴会厅。同时,组织11名厨师组建了“厨师联盟”,制定行业自律公约,对食品安全、服务标准等做出承诺。联盟对内进行菜品交流、技术提升,对外打造统一品牌和形象。未来将通过“阳光宴会厅线上订餐平台”和线下预约等方式,为村民们提供定制服务。不仅满足群众的现实需求,更关键的是促进村集体收入增长、村民“分红”增收,真正把村里沉睡的资源变成村民增收的渠道。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随着综改试点首批18个项目的序时推进,村干部干事创业有了激情,群众参与乡村公共事务有了热情,乡风民风在发展中更和谐,干群关系在奋进中更融洽。”刘瑾说,大家欣喜地看到,“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的恢弘“大写意”,正在大泗一步步变成精美的“工笔画”。预计项目可吸引社会资本1.8亿元,盘活闲置土地亩、闲置房屋1.2万平方米,村集体经营性收入增收超70万元;新增就业岗位个,实现农民人均增收约3.6万元。
(通讯员曹玲马棉)(摄影胡安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