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蜀葵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一枝一叶总关情一点一滴见初心宿迁市沭
TUhjnbcbe - 2023/1/29 0:04:00

江苏省宿迁市沭阳县张圩乡*委、*府自年7月份换届以来,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时刻牢记“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和使命,围绕“担当作为、克难争先、科学务实、创新争优”的宿迁新时代精神,从九件惠民小事入手,以实际行动提高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臭水沟变身人民公园

位于该乡张圩大道西侧的一条长约米的臭水沟,用当地百姓的顺口溜讲“袋子满天飞,苍蝇逐异味;四季污水臭,到处垃圾堆。”张圩乡*委、*府“急百姓之所急,想百姓之所想”,决定彻底解决臭水沟问题,结合公共空间治理工作,用两个月时间发动群众捐树棵,回填土方立方米,建成占地26亩,集休闲娱乐、健身运动、观光游览为一体的“人民公园”。

现如今,人民公园全长米,北起金明桥,南至抗日路,从北向南共分为七个版块,依次为银杏园、柿子园、红色记忆、健身广场、文化长廊、枣树园及朴树园。彻底改善了人居环境,让张圩美起来、靓起来,过往行人都竖起了大拇指交口称赞。

油菜花唱响富民曲

响应*中央号召,张圩乡积极开展土地流转相关工作,加大土地流转规模和力度,打造亩连片油菜花海。在充分尊重民意的前提下,油菜种植采取村级单位承包和个人承包相结合的方式,由乡*府对油菜种植、管理、收割、采购、榨油全过程统一规划、集中管理,使得个人、村居、乡*府步子一致,极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和收益水平。

为深入贯彻“产业富民、致富为民”方针,张圩乡采取每亩地补贴元的方式,激发村民“承包热情”和“工作动力”。申请注册“六塘河牌菜籽油”标识,打造商品化菜籽油,进一步提高收益以及张圩知名度。该项目预计每亩·年可带来收益元。同时在油菜花海中修建观景台、人行步道、大型木偶雕像等,每年3、4月份油菜花海便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引无数游客前来观赏游玩,带动了当地农家乐、饭店等餐饮行业的发展。

*蜀葵成“香饽饽”

*蜀葵周身都是宝,花可入药,秸秆可提取生物胶,是做面包、蛋糕等最好添加剂,根茎可做饲料。张圩乡土壤适宜*蜀葵生长,并且有*蜀葵种植的传统,但一直苦于技术不到位、管理不善、效益不佳,老百姓都放弃种植。年底,张圩乡与苏中药业集团合作引进中药材*蜀葵种植。目前,张圩*蜀葵种植面积余亩(全国种植面积约亩,占比为5.3%),主要分布在新四*大道和红色大道两侧,涉及陈圩村、张圩村和东营村,是苏北地区最大的*蜀葵种植基地。该项目采用“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苏中药业集育苗、收购、销售于一体,从根本上解决了药材销路不畅、药价不稳、种植技术不过关的难题。同时乡*府投资余万元兴建设烘培基地,对*蜀葵花进行烘干、压制,将原材料转换成半成品销售给苏中药业集团,提高经济效益。该项目的实施可使土地亩均增值增效元,真正让老百姓的钱袋子鼓起来。

楸树林撑起新希望

年是脱贫攻坚决胜之年,为深入贯彻*中央、省、市、县各级扶贫战略,打赢张圩乡脱贫攻坚战,张圩乡*委、*府与江苏大江置业集团建立“合作帮扶模式”,结合本乡实际,种植亩楸树,带动扶贫产业发展。经过改良的楸树品种,树型笔直,生长迅速,年楸树更是被列为国家储备林业必选树种。

张圩乡楸树种植采取“*府+企业+村民”链式运作模式,即*府主导,企业以带动产业扶贫为基础,通过流转土地自主经营,村民以土地入股。通过这种经营方式,每亩流转费用元,同时带动农户就业,每亩劳务费元左右。

补路修桥解民愁

自年7月份,张圩乡*委、*府结合人居环境整治以及公共空间治理工作,对乡域内新四*大道、红色大道、张圩大道、六塘河路等十余条主、次干道进行全面拓宽、修复。其中六塘河路全长4.3公里,由5m拓宽到11m,道路两侧栽植栾树棵、雪松棵;红色大道全长4.5公里,由5.5m拓宽至7m,以沥青路代替原先水泥路,建成“彩色旅游公路”,并在道路两侧栽植栾树、海棠树、大叶女贞树、紫薇树、石楠树等共计余棵。对乡域内原有14座危桥拆除重建,分别命名为红色桥、人民桥、抗日桥、民主桥、革命桥、淮海区桥、*民桥、金明桥、夕阳红桥、红日桥、*分区桥、八路*桥、新四*桥、井冈山桥。

如今在张圩大地,灰尘漫天的土路、破败不堪的危桥已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四通八达、绿荫环绕的宽广大道和造型优美、结构安全的“红色”桥梁。

便民公厕成景点

为进一步改善张圩乡环境风貌,结合“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三农工作相关要求,张圩乡积极开展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在全乡范围内开展“厕所革命”。对全乡范围内余座旱厕、多个猪圈进行拆除,分别在人民公园、新四*公园、东营村新型社区、和谐广场等位置建设4座“2A级旅游公厕”,以及遍布全乡的多个“流动式公厕”,既干净卫生又漂亮美观,成为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福村宝”医疗互助防致贫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补短板问题上强调,要在普遍实现“两不愁”的基础上,重点攻克“三保障”面临的最后堡垒,医疗卫生保障作为重中之重。张圩乡*委、*府坚持问题导向,以满足群众提高医疗保障水平的迫切期望为主题,以共建共治共享为基本路径,创新基层群众互助帮扶模式,引进“福村宝”医疗互助项目,精准有效缓解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

张圩乡“福村宝”项目,作为苏北“第一家”在全乡范围内开展。该项目始于年12月份,耗时月余,按照“村民出一点、社会赞助一点、村级集体资助一点、*府扶持一点”五个一点筹资方式,共筹资50余万元,项目成功实施惠及全乡10余人。截止目前,已报销60余例,报销额达20余万元,让老百姓真真切切感受到了实惠。

“路边摊”助力经济复苏

张圩乡*委、*府始终坚持“从*之道,民生为要”,不搞形式主义,切实为民解需求。在不影响居民生活交通、不扰乱市容环境秩序、守法经营的前提下,鼓励地摊经济的发展。在金明路与人民路两侧设立余个摊位,主要销售水果、小吃、服装等商品,引得行人络绎不绝。

“以前在街上卖水果,总是和城管‘打游击’,不仅生意做不好,也影响乡容乡貌。”小吃摊主张某说,那时候没有足够的本钱,租不起店铺,只能干流动摊贩。如今张圩乡*府设立多个摊位,使得许多像张某这样的小商贩得以合法经营,不再担惊受怕,摊位也不收管理费,经营成本很低。地摊经济,不仅让一个地方有了更多的烟火气息,更体现了*府的温情施*,相信经过共同努力经济必将迎来再次繁荣。

红色文化扮靓淮海老区

张圩乡作为全国十九个抗日根据地之一,抗战时期,先后是中共苏皖区委、中共淮海区委、淮海区专员公署、淮海区公署行*机关驻地,有着鲜明的红色足迹。作为革命老区,却仅存一所位于张圩小学内的“淮海抗日根据地陈列馆”,不仅资料缺乏且鲜为人知。张圩乡*委、*府自换届以来,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的指示精神,全力打造淮海抗日行*公署旧址复项目,项目包含淮海**大礼堂、新四*公园、和谐广场、红*大食堂、墙体彩绘等,形式丰富、内涵深刻、红色鲜明。该项目的成功打造,弘扬了“万众一心、自强不息、艰苦奋斗、无私奉献”淮海精神,丰富了张圩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同时带动本地旅游业的发展,成为增收致富的“葵花宝典”。

(赵红伟王长海章九杰)

1
查看完整版本: 一枝一叶总关情一点一滴见初心宿迁市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