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最好白癜风医院专家 http://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被冷落的秋葵做早餐时打开冰箱,发现一盒秋葵被遗忘在冷藏室的角落,这还是准备年夜饭时备下的食材,原本打算做个凉拌秋葵的。最先认识秋葵是在浏阳,带学生进行农村生活体验时,几乎每天都有一道菜——洋辣椒。洋辣椒一点也不辣,吃起来有些粘粘的。后来才知道洋辣椒就是秋葵,为什么浏阳人民把秋葵叫做洋辣椒呢?大概是两者的果实形状有些像吧。洋辣椒与红辣椒被冷落了一个春节的秋葵,最后华丽丽的登场,被摆拍并与同样被遗忘的红辣椒合影留念。除了果实长得有几分像之外,两者其实没有太多的关系。秋葵是锦葵科一年生草本植物,而辣椒是茄科一年生或有限多年生植物。我的印象中辣椒是一年生的,菜园子里辣椒最后收割一茬后就要被拔掉,换种白菜、萝卜之类的蔬菜了。现在知道辣椒确实可以多年生,前两天还看到江江在朋友圈里晒了她的越冬辣椒,刚刚讨要到了图片,长得还很茂盛。
上扬的秋葵和下垂的辣椒
阔别重逢的冬葵正月初八,一个人重游望城的玉湖公园,除了偶遇祖*哥与淑英姐外,还特地到公园边的一个菜园子去逛了逛,如愿与那里的冬葵重逢了。阳光很好,几乎要趴到地上才能拍好照片,那姿势肯定很不雅观,引来游人旁观。菜地里有许多蓝色小花,但今天我眼中的主角是冬葵。
一年前是三月份到的玉湖公园,一株长得高高的冬葵的叶腋间,开了几朵紫白的小花,引起了我的注意。因为平时吃的都是嫩叶和幼茎,还真没有见过冬葵花开的样子。
对了,我们老家那边,把冬葵叫冬苋菜。
其实冬葵跟苋菜扯不上什么关系啊,冬葵是锦葵科植物,苋菜是苋科植物。两者长得又不像,不知道为什么这样叫。
(回看照片,发现相机漏光得比较厉害,该去维修一下了。)
古诗中的葵古人诗词中常见“葵”,其中老幼皆知的当属下面这一首。
《长歌行》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焜*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陆游也曾提到用“葵”做羹。
《即事》
陆游?宋
穄饭流匙滑,葵羹出釜香。有时留野客,亦复饷邻墙。老圃传占法,行僧遗药方。未为全绝物,终胜利名场。
司马光还观察到葵花有向着太阳开放的习性。
《客中初夏》
司马光
四月晴和雨乍晴,南山当户转分明。
更无柳絮因风起,惟有葵花向日晴。
可别误会哟,这些古诗里的葵,不是向日葵。
依据有二:
一是向日葵来自于大洋彼岸的北美洲,大约在明朝万历年间才随西方传教士进入我国。
二是并非只有向日葵才具有向光性,植物基本上都有向光性,不信的话你观察一下你家阳台上的花草树木,看看它们是不是总向窗外(光源方向)伸展。光是能量之源,植物向光生长便于获得更多的能量。
古诗里的葵,多是为数不多的我国原生蔬菜之一,即如今的冬葵。
一个疑问
诗经里也有以葵作为食物的记载。
如《诗经?豳风?七月》中的“六月食郁及薁,七月亨葵及菽。八月剥枣,十月获稻。”
令我迷惑的是:诗里七月烹葵,而冬葵却是冬天或早春时节为人类提供食用的嫩叶,到三月份后冬葵便开花,六月份左右结籽并老去。
难道是冬葵的生活习性发生了变化吗?
抑或诗经里的烹煮的葵不是冬葵而是其它的葵菜?
想到这里,正好今天看到了秋葵,而农历七月,秋葵应该是可以吃到了,于是想,诗里的葵是不是秋葵?
等等,似乎不对,秋葵俗称洋辣椒,但凡带“洋”字的东西,一般都是舶来品。
上网一搜,果不其然,秋葵是二十世纪从印度引进的植物,那不可能是距今二千多年前的古人能吃到的。
发现每写一篇植物,便要把自己搞晕一次。算了,不管七月烹的是什么葵,反正是一种可以食用的蔬菜。说不定古人已经具有类似于大棚种植的技术,也能在七月吃到冬葵呢。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