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蜀葵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名家平台佳作赏析赵青山略谈仓央嘉措诗 [复制链接]

1#
北京白癜风高等专科医院 https://disease.39.net/bjzkbdfyy/250517/u8vhyis.html

國際漢詩研究專刊

國際當代華文詩歌研究會主办

荣誉顾问:张诗剑蔡丽双峭岩桑恒昌李发模傅天虹盼耕非马萨仁图娅洪三泰绿岛杨四平庄伟杰陆萍桂清扬董培伦蔡宗周蔡旭张立中陶发美蓝海文周荣林峰唐大进施学概许连进无名陈麟方明黄炽华乔延凤周瑟瑟车延高万龙生张兴泰(鸿硕)

文/赵青山

仓央嘉措诗歌以其独具的思想内容与艺术风格在藏地风靡传唱,历经余载而不衰。年被译介到汉语文化圈以来,渐次在文人、学者之中产生影响,直到二十一世纪初,借助大众传媒的宣传力度和优势,仓央嘉措诗歌开始在大众读者群中间赢得盛誉,并掀起所谓“仓央嘉措热”的波澜。其缠绵的情思、玄秘的禅理、唯美的诗风,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新诗人,他们把这种诗体称为“仓央体”,纷纷效仿,创作了大量的优秀诗作。下面试从格律的视角,对仓央嘉措诗歌创作与传播中的艺术特色略作剖析。

一、藏族诗歌的格律传统

藏族诗学有着历史悠久的格律传统。

早在13世纪初期,藏族学者贡嘎坚赞就将古印度梵语著作《诗镜》译介到藏地,成为藏民族自己的指导诗歌写作的重要美学理论著作。这部著作主要阐释了诗的形体、修饰和克服诗病三个方面的基本内容,该著有以下几个特点:一、重视诗歌的形体(即诗体)建设。二、认为修辞是形成诗歌语言的主要手段。三、著作本身就是一部格律诗集。因为《诗镜》是用韵文体写的,藏文译文实为.5首(第二章梵文第首藏文译为两首,第三章第首译文只有半首),绝大多数为七字句,共占.5首,其余的六字句的1首,九字句的12首,十一字句的18首,十三字句的1首,十五字句的1首,以此观之,整部诗集就是标准的诗体整齐的格律诗集。如:

yontanvdibcuvaidarbhavi

lamgyisrogtubshadpayin

vdidagphalcherbzlogpasni

gaudavilamdagmtshonpayin

(拉丁字母转写)

这十种诗的品德,

说是南方派的命脉。

与此大体相反的,

显示东方派的风采。

(汉译)

——《诗镜四体合璧》,赵康编译,中国藏学出版社,.06,第30页。

十五世纪初期的宗喀巴大师社会活动时期,在《诗镜》美学理论著作的影响下,藏族文学产生了一种新的诗体“年阿体”(Snyan-ngag)。这种体式的特点可以概括为:一、诗歌长度不限,短至一两句,长达数百句皆可;二、格律比较灵活,少至七个、九个音节、多达十五、十七个音节都行,甚至几种不同的格律可以出现在同一首长诗中;三、创作手法方面主张精雕细琢,讲究华丽繁富,追求错彩镂金的艺术效果。比如,宗喀巴大师有一首“年阿体”的《萨班赞》:

到达知识大海之彼岸,

为经论宝洲地之总管,

美誉远扬传入众人耳,

萨班大师,受稀有颂赞。

睿智明察诸事物本性,

慈祥赐予格言宴众生,

佳行专修佛祖所喜业,

讳称尊名我向你致敬。

你的智慧纯无垢,

学识无边极渊厚,

如同光辉烁神路,

透照我迷惘心灵,

袒露无遗我惊奇。

极广佛智似文殊菩萨,

极白雪山之域众生的,

极美项珠辉照普天下,

极力消除阴霾,萨迦巴。

举世无双的佛王护法。

遍知一切的文殊菩萨,

精通五明的火班智达,

雪域唯一祜主,萨迦巴。

不分昼夜向你顶礼拜,

你的“相好世代放异彩,

愿睹尊身常转圣法轮,

愿闻教语不断入耳来。

——《仓央嘉措诗传》,马辉,苗欣宇著,江苏文艺出版社,年10月,第页。

此诗的藏文原本,共六个诗段,除第三个诗段是五句、每句七音节外,其余各段都是四句、每句九音节。这首诗能体现出一些“年阿体”的特点。比如,把“知识”形象化为“大海”,“经论”形象化为“宝洲”,“格言”形象化为“美宴”,在它们之间还各省略掉一个属格“的”字。另外,诗的第四个诗段的四句,运用了句首一字重叠式。这些修饰、音律等方面的手法,都是受到了《诗境》的影响的。这种诗体,并没有规定每首诗必须统一的几言几节,和当今诗坛的格律体新诗的“复合式”的美学追求是极其相似的。

十七世纪五世达赖喇嘛阿旺罗桑嘉措社会活动时期,“年阿体”已经发展得比较成熟。发展并完善《诗境》理论美学体系的学者中,很多一部分是佛教人士,甚至很多《诗境》的注疏都是由佛学深厚的高僧完成的。比如五世达赖喇嘛阿旺罗桑嘉措有一本《诗镜释难妙音欢歌》,其中有一首赞美妙音天女的诗,这首诗每句是九个音节,—共四句:

身在洁白水生之蕊心,

梵天女儿妩媚夺人魂,

弹奏多弦吉祥曲悠扬,

向您致敬如意心头春。

——《仓央嘉措诗传》,马辉,苗欣宇著,江苏文艺出版社,年10月,第页。

其中,第一句中的“水生”是“荷花”的异名,第二句中的“梵天女儿”即“妙音天女”,第三句中的“多弦”是“琵琶”。从这首诗可以看出,此时的“年阿体”诗歌,在修辞方面比宗喀巴时期更为华丽和复杂;在诗体方面,恰如汉语诗歌的九言绝句。也就是说,“年阿体”越来越具有了“格律诗”的意味。

到了十八世纪之初的仓央嘉措社会活动时代,《诗镜》已成为文人写作诗歌的经典教材,诗歌在创作理论和技法方面有了很大的发展。“年阿体”的诗体更加规范,格律更加严谨、辞藻雕琢也愈加匠心,追求格律也成为藏族诗歌创作的重要特色。

二、仓央嘉措诗歌创作的艺术追求

在仓央嘉措时代,《诗镜》美学理论体系对藏族诗歌的影响已经根深蒂固,在其影响下形成的“年阿体”也愈来愈成为格律严谨的“文人诗”。这种诗体虽然诗体精美,辞藻华丽,但语言大多以佛家教义语言为主,不太适宜在民间流传。这也和汉民族近体诗词在二十世纪之初的“五四运动”时期的境况相类似。因此,仓央嘉措的诗歌创作既受到《诗境》的影响,追求诗体的精美,同时在语言上也进行了大胆的突破,吸收一定的民间口语,采取了“谐体”的民歌形式。正因为如此,仓央嘉措的诗歌深受人们喜爱,也得以在民间广泛流传开来,甚至个别诗歌还逐渐演化成了民歌。

藏民族诗歌中具有格律性质的“谐体”民歌诗体,基本上都是每首四句,每句六个音节,两个音节一停顿,分为三拍,节奏为二二二,即“四句六音节三顿”。也可以偶有六句、八句构成者,但句数必须为偶数。四句中或全为铺陈,或通篇用比,亦可铺陈、用比参半,而且铺陈、用比顺序比较灵活。诵读时强调语气,一、三句用升调,二、四句用降调。用韵不甚讲究,但节奏性很强,配上音乐就可吟唱,还可伴之以舞蹈。仓央嘉措在运用这一体裁时,还特别注意了用韵,三分之二的章节使用了隔句韵、连句韵、首尾韵等尾韵形式,形成了整齐而又起伏的节奏,具有强烈的音乐感。另外叠字也构成仓央嘉措诗歌音乐感的另一方面,这种特征是在《诗境》影响下形成的藏语诗歌格律形式,包括句首叠字、句中叠字、句尾叠字等多种情况。

如仓央诗第1首(拉丁字母转写),就属于一三句尾韵、二四句叠字尾韵(交韵):

sharphyogsribohirtsenas

dkargsalzlabasharbyung

maskyesamahizhalras

yidlahkhorhkhorbyasbyung

——《仓央嘉措诗歌翻译与传播研究》,荣立宇,南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年5月,第页。

如仓央诗第24首(拉丁字母转写),就属于一三句、二四句叠字尾韵(交韵):

mdzangsmaithugsdangbstunna

tshevdiichosskalchadvgro

dbenpaIrikhrodvgrimsna

bumoithugsdangvgalvgro

——《仓央嘉措诗歌翻译与传播研究》,荣立宇,南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年5月,第44页。

再如,仓央诗第33首(拉丁字母转写),也属于叠字尾韵(一二四押韵)

snyingthubrkulashorsong

mophyhartsisvbulransong

bumogdungsemscanma

rmilamnanglavkhorsong

——《仓央嘉措诗歌翻译与传播研究》,荣立宇,南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年5月,第45页。

仓央嘉措深受《诗镜》美学理论影响,传承了“年阿体”中善用修辞的优秀传统,巧妙运用各种表现手法,使作品更为生动鲜活、情趣盎然。如托物起兴:“表面化水的冰地,不是骑牡马的地方;秘密爱人的面前,不是谈心的地方”(于译本第三十八节),以“在表面化水的冰地上骑马”引起“在秘密爱人前谈心”,表示都有相当的危险性;如比喻:“青年老后的身躯,比南方的弓还要弯。”(于译本第二节),以南方的弓比喻人衰老的身躯;如比拟:“柳树爱上了小鸟,小鸟爱上了柳树。”(于译本第五十八节)将柳树和小鸟当作人一样,具有了爱恋与情感;如递进:“第一最好是不相见,如此便可不至相恋;第二最好是不相识,如此便可不用相思”(于译本第六十二节),第次表现爱情的煎熬;如对比:“宝贝在手里的时候,不拿它当宝贝看;宝贝丢了的时候,却又急得心气上涌。”(于译本第二十九节),将宝贝在手里和丢了以后两种不同的心理进行强烈的对比等等。除此之外,仓央嘉措诗歌很少直抒胸臆,大部分都是将缠绵的情感和玄秘的禅理,通过“意象”融合于常见的事物之中,如用“明月”、“蜀葵花”指代爱人,用“喇嘛”象征宗教等,然后加以想象、联想,创造出一定的意境,托物寓意,含蓄表达。这些表现手法,寄情于景、情景交融,避免了一览无余的直白,增加了诗歌的意蕴,不仅反映出千百年来藏传佛教的文化积淀,也使得语言更加优美隽永,为仓央嘉措诗歌增添了无穷的艺术魅力。

三、仓央嘉措诗歌传播中的格律艺术

正因为仓央嘉措诗歌直接传承了藏民族诗歌格律的优秀传统,采用了“谐体”的民歌形式,同时吸取了大量的民间语言,成为一种创新的藏文格律诗体,所以仓央嘉措诗歌在汉语文化圈的传播大多都是以汉语格律诗的形式进行的。

有人可能会问:藏文不是汉字,藏文诗歌的六字句、七字句、九字句、十一字句、十三字句等,怎么能够和汉语诗歌的诗体整齐的格律诗相比呢?其实,从语言方面来看,汉藏语系具有高度的相似性:一、汉藏语系同属单音节声调语言;二、汉藏诗歌在节奏的划分上,基本上都是以两字(音)顿为主。三、汉藏诗学传统对于诗歌跨行的限制也十分类似,汉藏诗歌中的跨行现象远远少于英语诗歌,基本上都是一个诗行表示一句完整的意思。因此,汉藏诗歌既然存在着很深的诗学美学渊源,那么我们在比较、研究、借鉴以及对等译介汉藏诗歌格律时,就有了极大的便利性。

自年著名藏学家于道泉教授翻译的《第六代达赖喇嘛仓洋嘉错情歌》问世,开仓央嘉措诗歌翻译与研究之先河以来,仓央嘉措诗歌在汉语文化圈的传播非常广泛而迅捷,近百年来,汉译版本达到了二三十种之多。这些汉译版本主要有二种形式:一是运用古代汉语言的整齐的近体格律诗形式,二是运用现代汉语言的格律体新诗形式。

(一)运用古代汉语近体格律诗形式译介的版本主要有:曾缄的七言译诗:“一自魂消那壁厢,/至今寤寐不断忘,/当时交臂还相失,/此后思君空断肠”(其六)。于贞志的七言译诗:“欲题新词寄娇娘,/风吹雨蚀半微茫。/我有相似千般意,/百磨不灭铭肝肠。”(其六)。毛继祖的六言译诗:“对她一见钟情,/夜里想她难睡;/白天没有谈成,/心被相思磨碎。”(其六)。刘希武的五言译诗:“自从见佳人,/长夜不能寐,/相见不相亲,/如何不憔悴。”(其六)。由于仓央嘉措诗歌本身就是规范严谨的格律诗,而上述译者也都是深受汉语古典诗词文化浸润的学者,所以他们的译诗,结构上起承转合,韵律上偶句押韵,语言上精雕细琢,具有浓郁的古代汉语近体格律诗的风味。

(二)运用现代汉语言的格律体新诗形式译介的作品如:

1、高泽言的译诗:第十一首

晚空在肩头微笑,无知的女人

翘首于风月之上,出售着青春誓约

轻浮的蛇,轻浮的同心结

色彩斑斓,如同水儿,遁地无痕

——复合式

全诗四句,句式参差,一四句、二三句押韵,为抱韵。

2、无患子的译诗:第二十三首

无法阻挡自己内心的爱慕

且问她一声可否终身相恋

她回答愿活着相伴每个长夜

除非死亡来将我们拆散

——复合式

全诗四句,句式参差,偶句押韵。

3、龙冬的译诗:第四十八首

能说三句知心话的地方,

在幽深的草坪柳墙边上,

那里除了麻雀画眉喧闹,

任他谁人都是无法听到。

——整齐式

全诗四句,句式整齐,一二三四句各自押韵,为随韵。

4、傅师仲的译诗:第四十九首;

拉萨的人烟稠密,

琼杰的人儿漂亮;

我自幼相识的姑娘,

就生长在琼杰地方。

——复合式

全诗四句,句式参差,偶句押韵。

5、庄晶的译诗:第五十二首

帽子戴到头上,

辫儿甩到背后。

那位说“请多保重。”

这厢说“请你慢走!

“恐怕您又要悲伤了,”

“过不久就会聚首!”

——复合式

全诗六句,句式参差,偶句押韵。

以上运用现代汉语言译介的仓央嘉措诗歌,诗行的排列大多追求诗节内的诗行对称。无论诗句整齐,还是诗句参差,每首诗诗行间的节奏都大致相等,有的偶句押韵,有的使用抱韵,有的使用随韵。整体来看,其诗体形式基本类似于当今诗坛的格律体新诗“整齐式、复合式”的格律美学追求。

二十一世纪仓央嘉措诗歌的传播还有一种特别奇特的现象——“谬传”,即大量的非仓央诗以仓央嘉措诗歌的名义出现,并且在大众传媒(网络、电视、电影、报刊、杂志)上广泛流行。人们不但不去辨别真伪,反而一厢情愿的以伪作真,并以讹传讹,推波助流,成为新世纪人们重新认识五世达赖喇嘛仓央嘉措的全新纽带。这也是当今社会人们在寻找精神家园时对于那种纯真情感的渴望与追求的现实反映。常被归入仓央嘉措名下的非仓央诗主要有:《信徒》《见与不见》《十诫诗》等。究其原因,固然内容上缠绵的情思、执著的真情、玄秘的禅理契合了现代社会的精神追求,但精美的诗体形式、精心雕琢的语言给读者所带来的美学意蕴更是其中的重要因素。

就这三首流传甚广的“谬传”诗的诗体形式来看,由网络作者皎月清风、白衣悠蓝创作的《十诫诗》,全诗十二节,每节二行,每行七言,偶句押韵(第六节破律),属于标准的整齐式格律体新诗。

《十诫诗》作者:皎月清风白衣悠蓝

第一最好不相见,如此便可不相恋。

第二最好不相知,如此便可不相思。

第三最好不相伴,如此便可不相欠。

第四最好不相惜,如此便可不相忆。

第五最好不相爱,如此便可不相弃。

第六最好不相对,如此便可不相会。

第七最好不相误,如此便可不相负。

第八最好不相许,如此便可不相续。

第九最好不相依,如此便可不相偎。

第十最好不相遇,如此便可不相聚。

但曾相见便相知,相见何如不见时。

安得与君相决绝,免教生死作相思

——《仓央嘉措情诗赏析》,霍洪声编著,中国三峡出版社,.01,第页。

由何训田创作的《信徒》,全诗三部分,每一部分四节(或五节),每节之间的诗行对称排列,大多采用隔(数)行押韵的形式,属于标准的对称式格律体新诗。

《信徒》节选作者:何训田

那一天,

我闭目在经殿香雾中,

蓦然听见,

你颂经中的真言

那一月,

我摇动所有的转经筒,

不为超度,

只为触摸你的指尖

那一年,

我磕长头匍匐在山路,

不为觐见,

只为贴着你的温暖

那一世,

我转山转水转佛塔啊,

不为修来生,

只为途中与你相见

——《仓央嘉措情诗赏析》,霍洪声编著,中国三峡出版社,.01,第页。

由扎西拉姆·多多创作的《见与不见》,全诗五节,前四节每节三行,诗节对称排列,最后一节诗行独特排列,全诗各节最后一句押韵(第三节尾句破律,不押韵),属于标准的复合式格律体新诗。如:

《见与不见》作者:扎西拉姆·多多

你见或者不见我

我就在那里

不悲不喜

你念或者不念我

情就在那里

不来不去

你爱或者不爱我

爱就在那里

不增不减

你跟或者不跟我

我的手就在你手里

不舍不弃

来我的怀里或者

让我住进你的心间

默然相爱 寂静欢喜

——《仓央嘉措情诗赏析》,霍洪声编著,中国三峡出版社,.01,第页。

综上所述,仓央嘉措诗歌是藏民族的规范严谨的格律诗。其建立在藏文语系的单音节语言、二字音节奏、诗句完整少跨行的语法文法基础之上,以整齐的诗体、鲜明的节奏、流畅的韵律、多彩的语言关照生命,关照真情,关照人生,关照禅宗,开创了一代藏民族诗歌之诗风。现代诗人学习“仓央体”,脱离了藏文语系,也脱离了古代汉语(文言)语系,运用全新的现代汉语言进行创作。因此,就要传承仓央嘉措诗歌的美学精华,树立鲜明的诗体意识,坚守整齐、对称的美学原则,对诗作的创作技法、韵律节奏、语言修饰、形式结构等进行现代化的实践。只有这样,才能创作出具有仓央嘉措诗歌风韵的、具有中华民族诗歌气度的、为大众所喜闻乐见的优秀作品。

年7月29日

主要参考资料

1.《仓央嘉措诗歌翻译与传播研究》,荣立宇,南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年5月

2.《浅析藏汉诗歌翻译中的仓央嘉措情歌汉译本》,叁知扎西,西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年5月

3.《仓央嘉措情歌研究》,李威,上海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年5月

4.《诗镜四体合璧》,赵康编译,中国藏学出版社,年6月

5.《仓央嘉措诗传》,马辉,苗欣宇著,江苏文艺出版社,年10月

6.《仓央嘉措情歌集秘传》,庄晶译,民族出版社,年8月

7.《此生虽短意缠绵仓央嘉措情诗珍本》,无患子编,上海文艺出版社,年3月

赵青山:雪域情殇(八行花环体新诗)——讲述仓央嘉措的故事

01

前生

佛祖拈起了一枝雪莲

雪地里寂寞开了千年

佛祖洒下了一滴圣水

布达拉佛缘结了千年

须弥座前的一眼柔波

红尘里相思凄恻哀婉

转山路上的一次邂逅

红尘里幽怨生死缠绵

02

转世

红尘里幽怨生死缠绵

前世里轮回投向人间

命运的经轮悄悄转动

隐藏的乐园吉祥圆满①

氆氇袍传递阿妈温暖②

雪山上白云盛开如莲

每寸土地都香气四溢

萨玛酒歌啊情意悠远③

03

相遇

萨玛酒歌啊情意悠远

仁增旺姆啊如云如烟④

勒布沟畔碧绿的山坡

回响着你清脆的羊鞭

错那湖里如镜的蓝天

荡漾着你如花的笑脸

前生伴我千年的仙鹤

化作凡女来接续情缘

04

成佛

化作凡女来接续情缘

化作佛身来延续佛缘

祥云与灵光翩然下凡

灵童念起了六字真言

梵音与经幡倏然升天

活佛降临到莲花台前

布达拉宫啊香烟缭绕

拉萨街头啊随意留恋

05

死别

拉萨街头啊随意留恋

玛吉酒馆啊灯火阑珊⑤

千万里跋涉当垆沽酒⑥

只为了追寻前世情恋

月光下舞步梦绕魂牵

酒杯里摇曳刻骨思念

活佛世界与情爱无缘

心爱姑娘也生死难见⑦

06

逃遁

心爱姑娘也生死难见

肉胎法身遭宿命诬陷⑧

佛能渡众生到达彼岸

不能渡“仓央”尘世流年

佛能渡众生情爱圆满

不能渡“巴珠”空谷幽兰⑨

我如世事棋局的棋子

青海湖畔随浮云流转⑩

07

涅槃

青海湖畔随浮云流转

放下尘念也放下执念

自由行走在雪域高原

为天下苍生祈福祈愿

自由行走在雪域高原

为人间儿女广结心缘

我是世上最美的圣僧

颂一曲道歌天地清欢

08

圆寂

颂一曲道歌天地清欢

佛门圣地原来在民间

用尘世的一生去参悟

用尘世的一瞬去轮转

用此生的牵挂去思念

用此生的等待去涅槃

留一缕青丝再续前缘

佛祖拈起了一枝雪莲

09

仓央

佛祖拈起的一枝雪莲

红尘里幽怨生死缠绵

萨玛酒歌啊情意悠远

化作凡女来接续前缘

拉萨街头啊随意留恋

心爱姑娘也生死难见

青海湖畔随浮云流转

颂一曲道歌天地清欢

注释

①仓央嘉措的出生地——门隅,藏语意为“隐藏的乐园”。

②氆氇(pǔlu)袍,是藏族人民手工生产的一种毛织品,细密平整,质软光滑,可以做衣服、床毯等,举行仪礼时也作为礼物赠人。

③萨玛酒歌是西藏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多为7个字或9个字组成一句,诗节无定数。最初只限在喜庆酒宴上,后来集会、离别、欢聚、婚宴、劳动时都可以唱,更多的时候还是要以酒伴唱。

④仁增旺姆是仓央嘉措幼时玩伴及恋人。

⑤意指西藏拉萨“玛吉阿米”酒吧所在的那所黄色的小楼。

⑥据传仓央嘉措离开那错宗,在浪卡子坐床成佛,到拉萨布达拉宫学经修持后,恋人仁增旺姆千里迢迢,到玛吉阿米酒馆当垆卖酒寻找恋人。

⑦仁增旺姆无故失踪,有人说是第巴桑结嘉措为断绝仓央嘉措红尘之念嘉措所杀;有人说为政敌拉藏汗为嫁祸第巴桑结嘉措所杀;有人说为人所逼远走他乡,嫁为人妇。

⑧意指政敌拉藏汗诬陷仓央嘉措为假达赖喇嘛。

⑨“巴珠”是藏族姑娘的头饰,意指仓央嘉措的恋人仁增旺姆。

⑩指仓央嘉措在青海湖畔失踪。有人说生病而亡,有人说为政敌拉藏汗所害,有人说为格鲁派教众所救,匿名逃亡青海阿拉善地区讲经布道,本诗采用后说。

指仓央嘉措运用西藏民歌形式创作的诗歌,有的反映劝善劝义的佛教教义,有的反映男女情爱之思,后世多以情歌传之。

据传仓央嘉措在青海阿拉善地区承庆寺圆寂,终年64岁。

据传仓央嘉措圆寂后,人们在整理遗物时,发现了随身携带的一缕青丝。

作者简介

赵青山,网名死水吧,年生,山西省平遥县人,教师。重庆市诗词学会格律体新诗研究院特约研究员,香港国际当代华文诗歌研究会研究员。多年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